大家有聽過吸引力法則嗎?簡單來說是「心想事成」。
我記得在 2010 年前後,秘密這本書超級紅,大家都在談論吸引力法則,當時我出於好奇,也剛好感到迷惘,於是去書店買來看。看完後我的心得只有三個字:看不懂。
書裡解釋的法則與步驟很簡易,向宇宙許下願望,想像願望實現的樣子,然後保持感恩,相信願望已經成真,最後等待它發生,我那時覺得太荒謬了,要怎麼相信還沒發生的事情,但仔細回想過去許願成真的事蹟,似乎又有點道理,不過,我怎麼嘗試都沒有發生,也上網去找資料,又看到很多新名詞,比如業力、匱乏等等,後來直接放棄。
💰支持我持續創作
https://pay.firstory.me/user/transform153
IG找我玩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153_trans/
👂聽Podcast
Firstory: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transform153
Apple :https://bit.ly/apcast
Spotify:https://bit.ly/spocast
Google:https://bit.ly/谷歌pod
KKbox:https://bit.ly/kk播客
出社會之後,多少也會聽到或接觸到這樣的內容,可是不管哪一本書,都沒辦法理解怎麼運作吸引力法則,只有模糊的了解,直到我讀了 Dr. Joe Dispenza,才知道秘密講的都是對的,而且為什麼要這樣做。
《未來預演,啟動你的量子改變》這本書,並沒有明確的說是吸引力法則,但就是在講如何心想事成,他用的說法是「未來預演」,這一本書滿特別的,用了很多研究、科學理論,來證明吸引力法則怎麼運作、為何有用,也有很多案例分享,我認為滿有說服力,如果你是科學主義至上者,建議你用開放的心態看這本書。
吸引力法則真有用?
笛卡兒,就是說我思故我在的那位,他把機械論觀點套用到宇宙當中,一切都是有規律可遵循的,他奠定了一套規則,看得見、摸得見、能理解的物質世界,屬於科學,但是心靈這類沒辦法預測的,就歸類為宗教,於是這世界確立了基本的二元論。後來牛頓延伸笛卡兒的論點,把一切現象歸類為物理科學,而且所有現象不單有規則,還可以預測、計算,比如可以改變物質形態、推動物件的能量,稱為動力。
在歷史兩大偉人的發揚之下,我們身處的世界是不能更動的,而且遵循著因果論,比如杯子破掉,一定是受到外力撞擊,厲害的人還可以用物理學來解釋。
後來,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,他認為物質等於能量而且可互換,還有量子物理學,發現組成世界的基本元件是能量(波)和粒子,同時也發現,基本元件的物理狀態,跟我們肉眼看到的、認知的規則不一樣,比如蘋果從樹上掉下來,受到地心引力還有重力加速度,從上往下掉,但觀察粒子的話,完全沒有規則可言,他會消失又出現,怎麼我們看到的物質是可以被預測、有規則的,但是組成物質的元件卻是沒有規則,還超越了時空限制呢?
物理學家進一步發現,觀察粒子的時候,觀察者的會影響粒子的行為,當觀察者注意力集中在哪裡,粒子就會出現在哪裡,這跳脫一般時間空間的認知,他不是先在那裡被看到,而是我們想著他要出現,他才被看到,這個現象稱為波函數塌陷或觀察者效應。
依照這樣的邏輯來說,世界組成的基本元件,粒子和能量,觀察他之前,是看不見的,那表示想法可以讓可能的事情發生,而且在某處等被發現,代表心想事成是有用的!
境由心造,吸引力法則的成功條件
既然想法意念可以影響物質世界,意味著想法意念創造了我們的現況,也就是境由心造,那麼關鍵就在「想法」了。不過,光想就有用,我今天想著「明天戶頭收到一百萬台幣」,應該會立馬成真吧?怎麼有時候會失靈呢?
細胞生物學家格倫·瑞恩博士,在加州心數研究中心讓三組人員拿DNA做了一個實驗,第一組人讓自己產生一種強烈、高昂正向的情緒,比如愛、讚賞感恩, 兩分鐘後拿著裝有DNA的試管;第二組人除了創造高昂正向的情緒外,還要想著扭曲DAN;第三組人則是只想著要扭曲DAN,結果發現,第二組人手中的DAN,有 25% 被改變了。
有想法、目的還不夠,還要有正面的情緒,才能創造預期的效果,而且想法跟情緒感受要一致,拿DAN的人大腦丟出「我要把DAN扭曲」想法,但身體感覺是「不可能」,這樣的結果就不會產生;這樣說起來可能很抽象,我們大家都知道,吸毒對身體不好,你可以腦袋想「吸毒對身體很好」,你的身體有沒有一種衝突的感覺呢?這就是想法跟感覺不一致。
Dr. Joe Dispenza 的女兒,希望可以到義大利工作,順便在義大利遊玩,他透過未來預演,想像他在義大利的情形,並且假裝自己在義大利生活、說義大利語,沈浸在「已完成」的感覺當中,某天跟教授聊天的時候,不知不覺說起義大利語,就得到了到義大利打工的機會,他的願望全部實現了。
而這也帶出另外一個問題:你平日都在傳達什麼想法跟感覺呢?
你是怎麼過生活的?你的潛意識有什麼?
前面有說到,我曾經嘗試用秘密這本書的方法,然後沒有用,那時候我測試的就是錢,我很認真的想會拿到多少、拿到的時候是怎樣、怎麼拿到的…等等等,每天感恩三件事,結果什麼事都沒發生,看這本書才知道,我的潛意識出了大問題。
我想要「有錢」,可是對錢的感受是「貧窮」,也就是想到錢,感受是很負面的,那段時間薪水低,但扣掉房租、保險等等必要支出之後,我只剩五千塊可以吃飯,根本沒辦法買想要的東西,我的生活還有情緒,已經深深的植入潛意識當中,在沒有察覺之前,都是以這樣的狀態生活,因此,怎麼樣也沒辦法變有錢,生活反映出我們的潛意識,要改變就從潛意識著手。
習慣、記憶與情緒,是影響潛意識的三大因素。我們來舉幾個生活情境例子。
你每天早上刷牙洗臉後,開車到附近超商買美式咖啡,然後走同一條路到公司,在固定區域停車、下車後再去附近買早餐、跟老闆開會,下班之後把衣服脫掉丟在地板,滑手機…今天心血來潮想去公園慢跑,這時候有種「懶惰」的感覺就出來了,那個感覺告訴你,今天不去也沒關係、今天很冷別出門了。
你上次分手是因爲前任劈腿,你一直沈浸在被劈腿的痛苦之中,認為是自己不夠好,只要提到劈腿、前男友的關鍵字,痛苦就會產生,然後你在接下來的感情中,一直沒辦法信任另一半,或是分手就會跟劈腿聯想在一起,最後再怪罪自己;你很討厭一位小學老師,可是問你為什麼討厭?你也說不出原因,只知道很討厭、不舒服。
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驗?只記得感覺但不記得原因、把過去不好的經驗帶入現在的生活,重複的過一樣的生活,有個神經科學原理叫「海伯定律」:同步發射的神經元會連在一起,心理學家海伯就認為,重複的活化同樣的神經元,這些神經元就更容易被觸發,而且越多次、連結的越緊密,久了之後就會「固化」。
Dr. Joe Dispenza 在《進化你的腦》這本書中提過一個研究,讓兩組受試者,練習單手彈鋼琴,連續五天、每天兩小時,一組在腦中演練、一組有摸到鍵盤,掃描腦部發現,所有受試者的大腦,同一部位的神經元被活化,這表示,大腦沒有辦法分辨內心與外在活動,我們可以透過思考、想法改變大腦,而且想法可以成為真實經驗。
當你重複習慣、記憶、情緒,大腦會以為又經歷一次,不斷觸發相同的神經元,久了就會定義出你是誰,擁有什麼個性,是怎麼樣的人,你的狀態就是在「過去」,只有擺脫「過去」的自己,才有辦法創造新的未來。
如果你會怨嘆吸引力法則是假的、心想事成不可能,那麼可以回頭想想,是不是潛意識出了問題呢?是不是一直在過一樣的日子,卻祈禱生活發生改變?
總結來說,透過量子物理學,知道為什麼心想事成是有用的,達成心想事成的條件,是願望要夠具體、自己要沈浸在達成願望的感覺中,想法跟感受要一致,失敗可能是你的潛意識出了問題。這本書還有很多腦科學知識,Dr. Joe Dispenza 還有分享靜坐方法,靜坐已經不單是吸引力法則這麼簡單了,完全是一套大腦改造工程,如果對吸引力法則有興趣,而且想深入研究但又希望科學佐證,推薦你可以看看,不知各位聽完有沒有更了解怎麼心想事成了?你們有沒有心想事成的經驗?你相信吸引力法則或未來預演嗎?歡迎你與我分享!